第202章 绣满“素”字(1/2)
雍和帝气笑了。
“那你知晓脚踏两只船最重要的是什么事儿吗?”
“文武双全!”
雍和帝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李素福灵心至。
“忠心!船是皇上给的,若不忠一条船也踏不上去……嘿,臣在神京活的滋润,都是陛下撑腰,臣虽然年轻,但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
“看你这熊样儿,赶紧滚吧,好好歇息,要是中不了举人,可对不起你师父的教诲,来年春闱,让朕在殿上看见你。”
雍和帝说完,挥了挥手,李素行礼告退。
出了宫,他看了看天色,先赶回林府,自己才回京城,师母贾敏和黛玉应该等着自己呢,想到这里他一拍马背,驾!
奔林府而去!
此时薛家的马车才到宁荣街。
他们先回了自己在神京的宅子,先把财物卸下了大半,最后只装了三车。
三辆青绸骡车碾过宁荣街,车辕上鎏金铜铃叮咚作响。
薛蟠骑着一匹枣红马在前头开道,腰间玉带扣歪斜着,嘴里还叼着根狗尾草,有了李素的保证,他现在又抖起来了。
角门内,王熙凤扶着平儿的手,踮脚张望。
“可算到了!周瑞家的,快去禀老太太,就说薛家姨太太的马车已到狮子街口了!”
贾母正房内,琥珀打帘子通报时,薛家车马已至正门。
她听闻薛家要进京的时候就琢磨上了,现在宝玉跟黛玉是有些危险了,这薛家女未尝不是一个选择,但出于身份又没有派人去码头迎。
薛姨妈扶着宝钗的手下车,抬头便见“敕造荣国府”的金匾在秋阳下熠熠生辉。
宝钗今日着蜜合色团花袄,鬓边只簪一朵素银梅花,偏那通身气度,倒把身后捧着礼单的莺儿衬得像个小丫鬟。
她们跟着王熙凤进了角门儿,行到荣禧堂前,就见王夫人领着丫鬟婆子在等了。
“妹妹!”王夫人未等薛姨妈行礼,一把搂住妹妹,眼泪扑簌簌往下掉,“自父亲去后,咱们姊妹……”
“见过姨母。”
宝钗轻声道,从莺儿手中接过锦匣,“这是我抄的《金刚经》,供在姨母的小佛堂最合适不过。”
王夫人喜不胜的拉着宝钗好一顿夸。
贾母倚在榻上打量宝钗,见她行礼时裙裾纹丝不动,暗暗点头:“好孩子,路上可还顺当?”
“托老太太的福。”
宝钗抬眼微笑,正撞上宝玉探头探脑的模样。那哥儿今日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项上金螭璎珞圈晃得人眼花,手里还攥着个咬了一半的茯苓饼。
薛蟠早耐不住,扯着嗓子问:“琏二哥哥呢?之前去金陵还说等我来了,带我去瞧神武大街的斗鸡场……”
“孽障!”薛姨妈气得发抖,宝钗却已递上个雕花漆盒:“这是给宝兄弟的见面礼,南洋来的会唱歌的机械雀儿,上发条便成。”
宝玉顿时丢了茯苓饼,被袭人拦住:“二爷,仔细别划了手!
宝玉讪讪,忽然想要掏玉,但手又止住了。
想说话,但想起了之前说过两次的词儿,都没捞好儿,只好喏喏说了一句:“多谢宝姐姐。”
薛姨妈诧异的看着宝玉,暗道这怎么跟传说中的颇有灵性大不相同呢?
神京的天气比南方凉的快。
林府门前两株银杏叶已泛黄,秋蝉在枝头有气无力地嘶鸣。
李素翻身下马,正瞧见角门里探出个雪团似的小脑袋——雪雁冲他挤眼:“可算来了,姑娘在花厅急得摔了两盏茶,偏说照玉狮子蹄子软,跑不过癞蛤蟆。”
“哈哈哈,回头给你带南洋的壮骨粉!”
李素笑着解下子午剑扔给门房,三步并两步往里走。
贾敏端坐主位,手边搁着封扬州来的信。
“师母安好!”李素大步跨进门槛,撩袍要拜。
黛玉挨着母亲坐,手里绞着帕子,眼睛却不住往李素身上瞟。
紫鹃和雪雁捧着茶盘立在屏风后,窃窃私语:“姑娘嘴上凶,还不是连夜绣了那香囊……”
香菱眨了眨眼,这一身诗书气的林姑娘还会绣香囊?
贾敏忙虚扶一把:“快起来!你师父信里说了,这趟扬州差事办得漂亮。”她目光扫过李素腰间,“瘦了,可是路上没吃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