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 > 分节阅读 721

分节阅读 721(1/2)

目录

然不及,却多了一分良善,短短年余时间,曹氏内外文武骨肉兄弟对其尽皆心服,无不恪遵己道,就连尚书令荀彧,也对他尊重无比,不下于对当年曹操,此刻曹植已然稳定中州,陛下若想现在就亲政,恐怕不是时机啊”

刘协叹了口气,摇头道:“正因为如此,朕才更不能等待三年曹植用了一年时间不到,已得许都人心,朕若是再给他三年,这天下人心岂不都让他拢去了”

伏完摇了摇头,道:“陛下,不然啊,曹植虽然仁善,但他本身并无曹操的雄武之略当今天下未定,东有孙权割据一方,北有袁尚虎视天下,更兼南有皇叔刘备时时刻刻等待着迎救天子匡扶汉室曹植只是一时得安,中州早晚还是会有大战的依老臣之意,数年后,曹植与天下诸侯火并之时,许都空虚,陛下届时登高一呼,内召忠臣扶政,外召皇叔起兵勤王,犹如雷霆一击,令曹植措不及防,如此则汉室可兴,天下可定啊”

刘协仔细地想了一想,摇头道:“不行,你说的这些时日太长久,变数太大,朕委实是拖不起了”

伏完有些痛心疾首:“陛下,您忍辱负重十八年董卓,李傕,郭汜皆死,就连曹操都去了,为何就剩下这最后的三年,你却等待不起呢”

刘协摇头道:“那些老贼,最少的也年长于朕不下二十余载,朕拖也把他们拖到老死,可曹植不一样,他青春年少,比朕小的太多了朕若是用对付老贼的办法对付他,到最后,被拖死的只怕就是朕了,国丈,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

s:一会还有一章

第四百零五章朝堂试探

伏完年纪大了,能耐得住性子,忍常人所不能忍,他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刘协不行。

身为一个本当能够号令天下,呼风唤雨的君主,可刘协却偏偏不能那么做,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加难受的了。

这就好比是一个男人的面前躺着一个身穿薄纱,半遮半掩的美艳娇娘,口吐幽兰,搔首弄姿,热火风韵,就待你提枪上马任意驰骋,偏偏当你上去把她扒了个精光后,发现他居然只是个长得像女人的男的根本日不得

所以说,做皇帝难,而做傀儡皇帝憋屈

人总是对得不到的东西最为痴迷,刘协多年来被各种枭雄欺凌压迫,在无形中增加了刘协对从来没有碰触过的权力的渴望与痴迷,几乎是每一天,刘协在做梦的时候都会梦到自己手提雄兵百万,东征西讨,四方束手,诸侯拜服,百姓拥戴的恢宏场面。

这样的场面已经成了他必生的梦想。

而如今,原先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似是变得触手可得,阻挡他目标的梦魇曹操身死,最大的阻力已然消失,身为一个真正的皇帝重新掌握权力的日子似乎已是悄然临近。

但是偏偏就在这种时刻,自己一直以来最引以为臂助的国丈,却阻止自己夺权,在自己为了实现梦想的火热之情上,重重的泼了一大盆热水冰冰凉。

“国丈,真的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刘协一脸的恳求神色,显得分外苦楚。

伏完狠了狠心,摇头道:“陛下,老臣没有别的办法,还是那句话,等三年,三年之后。中州大乱,大事可期”

刘协咬紧了嘴唇,双手重重地握紧了拳头,道:“若是朕不愿意等呢”

伏完皱起了眉头,深深地望了刘协一眼,道:“那陛下就会陷自己于大灾恕老臣实言,如今陛下虽然还未亲政,但至少在朝堂上已是有了天子的威望和批奏之权,换成原先董卓和曹操,陛下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厚待。如今却为何有了就是因为那曹植依老臣观之,那曹植虽是曹操奸雄之后,却并无篡逆野心,他对陛下宽容厚待,远非其父所能相比,老臣之所以让陛下再等几年,还是想仔细观察一下此人,说不定此子日后会成为汉室臂助而非奸邪也说不定,但陛下若是急功近利。把他逼急了,他不想当奸邪说不定也让陛下给逼迫去当”

刘协闻言面色一紧,双目精光爆闪,寒声道:“伏完。你这是在替曹氏逆贼开脱说项吗”

伏完摇头道:“老臣不敢,老臣心向陛下,天地可鉴,但今日之言。老臣只是就事论事,还请陛下三思。”

刘协深吸口气,似要发怒。但最终还是隐忍了下来,硬邦邦地说道:“朕乏了,你下去吧”

伏完见刘协对自己的态度骤然变冷,知道刘协不高兴了,怎奈再不高兴,伏完也不能任凭刘协胡来,只是恭敬的施了一礼,缓缓地退将下去。

看着伏完逐渐消失的身影,刘协紧紧地握了握拳头,咬牙切齿。

“不行,朕已经等了十八年了,事到如今决不再等,朕一定有所动作了国丈安于衣食,不肯助朕,朕自找他人相助”

两日之后,乃是历行的朝会,许都众文武中中大夫以上的官员尽皆入德阳殿朝议参政。

德阳殿内,参政朝臣近约两百余人,所有人都恪守臣节,跪坐于天子上殿下的左右两侧,依照顺序士级大小,轮流禀奏,待议侯准。

曹植继承其父之位,位居司空,更兼其身份特殊,因而不与众臣同列,特立独行,单矗于天子身边,发布号令,议政参谈。

一切看似似乎井然有序,但隐隐之中,却已然开始有暗流涌动。

曹植比起他前任的数位枭雄参不同,每每有事,都是先征询刘协意见,待刘协说完之后,在斟酌利弊,提出意见重新报请,以侯定夺,诚可谓是克守臣节,毫不僭越。

今天的朝议与以往一向,稳妥平顺。

待诸事议毕之后,曹植随即转身冲着刘协行礼,恭敬地言道:“陛下,诸臣所奏大小诸事议毕,可散朝了。”

刘协点点头道:“曹爱卿劳苦。”

殿下突然传出声音。

“陛下,臣,司直韦晃,有事启奏”

刘协转眼看了看禀奏之人,嘴角露出了一丝不经意的微笑,道:“原来是韦爱卿,爱卿有何事禀报”

司直韦晃迈步出班,从怀中取出欲上奏的竹简,高声道:“臣韦晃,得陛下恩宠,舔任司直,责督察京城百官,历时五载春秋,今上表五载督查官吏政绩卓著与德行廉著者名单,愿陛下以功劳而册,论功行赏,提拔贤能,使我大汉昌隆悠久,国运延世。”

刘协轻轻地扫了身边的曹植一眼,见他似是面无所动,随即一挥手,对侍奉的小黄门道:“将韦大人的名册呈上”

小黄门屁颠屁颠的将韦晃的奏简呈上,刘协仔细地翻看了一会,笑道:“韦司直乃是朕在建安八年重置的第一任直属司值,职务不大,却有负责督察京城百官的重责,他多年来矜矜业业,恪守臣道,对各级官员督查公允,从无藏私,如今历时五载,其上表业绩卓著者,想必是斟酌许久了,此奏没有问题曹爱卿,你说呢”

曹植微微一笑,道:“陛下圣断。”

刘协轻轻地敲打着手中的竹简,轻笑着道:“有功不赏,有罪不罚,非明君也,朕意不妨精挑细选这份名单上的人选,查明其政绩是否属实,若属真,则恩赏升任,以为重用,也好为大汉任选一批新贤能,以为后计,不知曹爱卿意下如何”

曹植闻言沉吟半晌,没有说话。

他虽然贪杯好酒,喜欢吟诗作对,风花雪月,但并非庸才,否则曹操在世时也不会对他倍加喜爱。

曹植的政治感觉很敏锐,他能够清晰的感觉到今日韦晃突然上表督查名册,是一件有蓄谋的事件,毕竟韦晃任司直督查京中百官五年,历来只是督查,从无上表请嘉,如何朝夕之间突然改了行事风格且上奏表功之人还不是一两个,一奏就是一大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