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小相公 > 分节阅读 122

分节阅读 122(1/2)

目录

不爆乎拳头不硬乎打人不狠乎砂锅那么大的拳头你可见过乎”

“”

满朝文武顿时震惊了,就连李世民都抬起了头。

而郑子文再一次抓住了一个言官的衣襟,然后咧开嘴,露出两排白森森的牙齿。

“老子发起火来自己都害怕乎信不信老子给你屎都打出来乎”

“”

所有的言官都禁声了,他们确实怕了,眼前的这个家伙简直就是一个疯子,说不定他真会打

这时候,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郑子文,不得放肆”

原来是李世民发话了,听到他的话,郑子文也知道这时候只能到此为止了,只好叹了口气然后松开了手。

他的手才刚刚松开,言官们顿时朝着李世民就跪下了。

“陛下,郑子文目无王法,大殿之上殴打朝廷命官,望陛下为微臣做主”

“呜呜此子不惩,难以服众啊”

“长此以往,朝廷威严何在啊,陛下”

十多人中,顿时有一大半的人当堂哭了起来,似乎不搞定郑子文,大唐就快亡国了似的。

正当李世民顿时说什么的时候,一声比他们更大的哭声响了起来。

“陛下呜呜臣为了京兆百姓起早贪黑,舍生忘死,如今这群瘟疫的始作俑者却诬陷于我,陛下请为我做主啊嗷嗷嗷嗷”

顿时,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郑子文嚎啕大哭的声音。

作为一个奉行“人生如戏,全凭演技”的实力派影帝,郑子文无疑是很称职的。

郑子文喜欢看三国,最喜欢的人是“一身是胆”的赵云,最讨厌的人是“哭出一个未来”的刘备。

于是郑子文便要求自己没事的时候能做到“一身是胆”,而遇到突发状况事也能“哭出一个未来”。

那些言官只是干嚎不掉眼泪的作风让郑子文很是鄙视,既然要哭,就哭得真一些

“嗷嗷嗷嗷嗷嗷嗷嗷”

郑子文一边哭一把撕扯自己的官袍,然后掐肚皮掐大腿,不一会就眼泪鼻涕都出来了。

这个技艺他磨练已久,今天终于到了发威的时刻了,老李,接招吧

“嗷嗷嗷嗷嗷嗷嗷嗷”

当然光嚎并不能起到震撼的效果,所以还得配上一些合适的语言。

“呜呜呜呜陛下,那可是活生生的一千多条人命啊呜呜那么多人啊,就这么说没就没了”

原本郑子文是假哭的,但当他想起京兆府天花的惨状时,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这下他是真哭了

“一个小女孩才四岁啊,她还没来得及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就已经经历这个世界的残酷啊呜呜我想救他们,可惜我办不到呜呜我办不到”

郑子文哭着哭着就跪倒在地,眼泪大滴大滴的低落了下来,把朝堂的地面都弄湿了一片。

周围的朝臣顿时动容,随着郑子文的诉说,他们似乎都看到了京兆府里的惨状。

对于数万人的京兆府来说,在天花下能活下来九成的人是一件高兴的事,但那一千多的死亡率,却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人

李世民的牙齿顿时都咬了起来。

他感到很羞愧,如果当时自己能更相信郑子文,下令普及牛痘,那么京兆府的天花就不会爆发了。

经过几秒钟之后,李世民心中的后悔就转化成了愤怒。

“朕只是一个人,不可能想得到那么多,所以才需要大臣,但是这些大臣却根本没有做到该做的事,他们才是应该承担这个罪责的人”

似乎看到了李世民的脸色,长孙无忌立刻就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认为这次京兆府爆发瘟疫是可以避免的,但因为一些人浑浊视听,蒙蔽了圣上才导致了这场灾祸,微臣认为有人要为此承担罪责”

李世民的头一下子就抬了起来,眼睛里全都是杀意。

“没错,来人,将群欺君罔上的恶贼给我拿下,交由刑部关押,任何人不得请求,否则以同罪论处”

“是”

大殿之外立刻跑进来一队士兵,在金吾卫大将军左衡的指挥下,如狼似虎的就朝跪在地上的言官御史们扑了过去。

他们顿时惊呆了。

事情发生的太快了,他们甚至连一点反应都没来得及就被抓住了,等他们被拖到大殿门口的时候才反应过来,然后就撕心裂肺的叫了起来。

“吾等冤枉啊陛下冤枉啊冤枉”

声音越来越小,不一会就完全听不到了,这时李世民才看向其他人。

“朕之前赐封郑子文为云岚县侯,谁还有意见”

李世民的话音落下时,大殿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第3卷请叫我州长大人第二百零三章认亲

李世民再一次把郑子文的封爵一事提了起来,不过这一次朝堂里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声音。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此时的李世民耐心已经耗尽了,这时候最后都不要去触他的霉头。

而且郑子文这个家伙也不好惹,脾气暴得和老李差不多,动辄伤人。

果然是应了那句老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难怪老李把闺女嫁给他,这说动手就动手的脾气和李世民年轻时差不多

不过,京兆府可以说是人家一手保下来的,虽然朝堂的官员没有像一般百姓那样对郑子文敬畏,但一些忌惮还是有的。

大唐如今的道家昌盛,官员们大多是儒家的,虽然不全信,但多多少少还是信一点的。

人家不但能从瘟疫中活下来,还能带着那么多人一起活下来,没点特殊的能耐谁信

最重要的是,这家伙现在可是圣眷正浓呢

人家当官到现在,满打满算才两年,第一年就做到了一州刺史,更是有封地的伯爵,虽然封地远了一些,但毕竟是实权贵族,而且还拿到了丹书铁卷。

拿到这玩意的人,朝廷里不超过十个

第二年的时候发生了很多事,大唐和突厥开战了,一举击破了颉利可汗的大军,虽然颉利跑了这件事有些可惜,但其他的小部落都降了。

而且这次战争不管是人员伤亡方面,还是耗损的资财方便,损失都很小,而获利却很大。

战争结束后,李世民对参战的有功之士大肆封赏,这事大家都知道。

只有少数人知道,其实李世民是从恒州回来之后,才下决心整顿兵马对突厥开战的。

这事和郑子文脱不了关系

不过很多人只是猜测,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却是目睹者,也知道了郑子文在这里面起到的作用。

除了那场连绵几个月的大雪,其他起到胜利的因素中,建设军团的银子,让突厥人吃了大亏的神臂弩,让骑兵如虎添翼的马蹄铁和投枪,哪个和郑子文没关系

若不是郑子文对胜利起到这么大的作用,李世民也不至于喝醉之后,兴奋得连自己的障刀都送给他了。

说实话,之前长孙无忌还真担心,怕郑子文这小子拿刀出来捅人。

而且这次郑子文更是力挽狂澜保住了京兆府,这可是三府之一

一般的府尹只是三品官,为什么京兆、洛阳还有太原这三个府的府尹是二品官

因为这三个地方很重要

郑子文能把京兆府保下来,这对李世民的帮助是极为巨大的,现在他就是李世民的心头肉

别说几个言官御史了,就算是长孙无忌这样的朝中一哥,这时候敢给郑子文使绊子,也得偷鸡不着蚀把米

所以说,那几个家伙的下场不会太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