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2(1/2)
d馨,完事之后清理身体,身边没有趁手的布帛,直接把圣旨拿来废物利用。
“别动,你也不看看天下有多少人有这种待遇,这可是圣旨啊。”司马季把杨馨下面擦干净,顺手就把圣旨扔到一边。
“妾还以为夫君把妾忘了呢,那些胡姬有什么好的,就是年轻了一点,大了一点。妾其实也不小。”今天得到滋润的杨馨很安逸,像是小猫一样往司马季怀中拱着。
“大就是美,多就是好,再说为夫没说你小。”司马季顾左右而言他,怀中的女人拱来拱去,这就是再明显不过的明示,想要梅开二度。不过他需要等一会,总得给点时间休息休息吧,这些女人不顾全大局,把燕王累坏了,损失的还是她们。
最后司马季为了争取时间不得不说正事,好让杨馨安静下来,“为夫觉得不需要几天,秦王的信使就回到达蓟城,现在能够明面上和他联手的只有为夫。可是蓟城和长安的距离过远,两军合击起来可能效果不明显,馨儿觉得呢”
“馨儿觉得夫君就别敷衍妾了。”杨馨白了司马季一眼,一只手伸到下面抓住了突出部套弄着,“馨儿不是那些被夫君三两下哄骗的小女孩,明明夫君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何必相问呢,之前不是还说就算是自己指挥幽州军,一样可以让来犯之敌有来无回么妾也是女人,需要夫君的抚慰,别说那种小事。”
“嗯”司马季了然的点点头,转移话题算是失败了,翻身压了上去,那就来吧,燕王自称一对一谁都不怕,还怕一个女人约战么。
不约而同的,司马柬和司马季都用一种软抵抗的态度回应,把来传旨的内宦扣下不让回去,不回应、全当成没有这回事,在自己的领地该怎么准备就怎么准备。
这可把蛰伏在暗处的藩王们都急坏了,这燕王和燕王到底是怎么回事,倒是拿出来一个态度啊,到底是领旨谢恩还是清君侧,至少你说出来,闷着这算怎么回事还怎么让我们这些准备坐收渔翁之利的藩王权衡利弊
整个天下都在等着两个藩王的回应,可两人的就像是局外人一般,关中和幽州风平浪静。这让所有准备加入其中的藩王都心里嘀咕,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阴谋,说不定秦王和燕王正在有书信往来,准备共同应对京师的重压。
他们猜的倒是一点错没有,司马季在接到招他入京的圣旨没几天之后,确实就见到了秦王派来的人,这个人身份还相当高,在十年前也是叱咤风云的人。前尚书令、卫将军杨珧,当初权倾天下太尉的杨骏弟弟。
杨珧自从南征之后便闭门谢客,直到贾后身死,杨珧才重新出来去关中投靠司马柬。
司马季一听来人就知道,司马柬这是来打感情牌的,要说秦王和燕王之间,也不是一点共同利益都没有,司马柬和天子司马衷是一母同胞,两人的母亲是杨艳,杨芷也是杨艳临死之前劝说武帝才被立后。
司马季虽然没有正式立正室,但府中上下都默认杨馨是正室,平时司马季不在的时候,在府中垂帘听政的正是杨馨,目前为止,也只有杨馨诞下一名男婴,已经被默认是世子。
也就是说燕王妃也是弘农杨氏出身,这次司马柬让杨珧亲自走一趟,就是要用上这层关系。杨珧见到两人之后,很快便进入正题,“馨儿从小便秀外慧中,没想到成了燕王的正室,一晃竟然已经十年未见了。”
“嗯”司马季嗯了一声,天下除了自己还有能被美色迷惑成这样,连罪臣之女都要下手的么杨珧提及这件事到底是在夸奖他,还是在讽刺他
连点出了杨馨的出身,拉近了司马季和弘农杨氏的距离,杨珧也就不再卖关子,单刀直入道,“现在朝廷已经被赵王掌控,赵王狼子野心,窥伺神器。正是需要有志之士出来匡扶社稷的时候,秦王正有此意,不知道燕王觉得如何。”
“说的有道理。”司马季点头,他能说什么,这都是明摆着的事情。
“现在的局势,就如同战国末期的局势,赵王处在最中间,如果秦燕双方大军合击,便可破除赵王的威胁。”杨珧点出了其中的要害道,“而秦王正有此意。”
“可是战国最后的时间,秦国灭了赵国,有没有放过燕国一马啊。”司马季眉毛一挑反问道,“要知道赵国还在的时候,秦燕也是结盟许久的盟国。”
“这”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杨珧问住了,想了半天才缕清了思绪正要开口。
司马季伸手阻止开口道,“本王答应秦王的示好,现在赵王的力量可远比战国时候的赵国要强大,愿意站在秦王一边,清君侧。”
第四百二十六章秦王要浪一波
杨珧差点惊掉下巴,心说燕王你能不能不要这样,老朽已经年迈,实在是经不起这种惊吓,杨珧这种心跳就不行,要看看同样年迈的司马伦,人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呢。
这么简单就成功了,让杨珧产生一种虚幻感,他本以为还要经过议论讨价还价呢。
现在形势对秦燕双方其实并不利,已经有宗室上疏劝进赵王登基,虽然这只是刚刚开始,却是一个不好的兆头,说明大部分宗室并不反感赵王登基。
把心中的担忧说出来,司马季直接哈哈大笑道,“将军已经离开中枢十年,看来很多事情都已经遗忘了,带头上疏的宗室应该是在京师吧。这件事要看出镇的宗室会怎么想,再者么本王你比更加了解宗室的想法,毕竟本王就是这家的,今天他们可以带头上疏劝进,明日他们反手踩上一脚的时候,会更加的卖力。所谓的宗室藩王已有人劝进,并不能代表什么。”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也只会对自己负责,类似位高权重的藩王,他们做出的选择只会对自己有利,至于什么忠君爱国,不能说这种藩王就不存在,可确实并不多。
出尔反尔这种事,都不单单是晋朝的问题了,从晋朝开始一直到唐朝前期,翻看历史书都是各种各样的例子,互相下绊子那是比比皆是。别说卖掉一个藩王,就算是卖掉一个皇帝也不是稀奇的事情。
梁武帝萧衍独掌南朝四十八年,晚年侯景作乱的时候,还不是被自己一手扶持的宗室买了一个干净这固然有萧衍厚待士族,造成士族一手遮天的原因,被南下的侯景看到了统治缝隙,才能片刻之间通过反对士族聚兵十万。
可侯景作乱的时候南梁的宗室各个大权在握,这也是厚待士族最好的应对办法,用宗室藩王领兵震慑士族,可梁武帝萧衍被困的时候,南梁宗室各个拥兵观望,直到梁武帝萧衍被困死,才开始出兵讨伐侯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