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上烟雨 > 第两百零二章 再临洛阳

第两百零二章 再临洛阳(1/2)

目录

灯火摇曳的营帐内,郭子仪有些自乱阵脚,来回踱步,无法平静,直到摆在木桌上,被白布包裹的千墨星剑再次颤鸣,敲击桌子,发出“咯,咯”响声,郭子仪才醒悟过来。

解开白布,星剑光芒大盛,照得郭子仪老迈的脸庞绿油油的,注入许多淳朴内力之后,才让它平静下来,粗糙的手掌摩挲着剑身若有所思。

“神剑护主,不愿明珠蒙尘…你也不忍方霖独自送死,想要与她共赴刀山火海么?

神剑让得大帅冷静下来,依稀记得,自己与她在庐山脚下初见,共闯坐忘谷地宫,捣鼓阮嗣宗宝藏的时日,神剑重见天日,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在内呢。

“那老夫便替你做主了,随你的主人共赴生死罢,临阵脱逃的剑不是好剑。”

郭子仪举着墨黑色的宝剑叹息一声,一人一剑仿若有灵性一般,将那小将看得一愣一愣地。而后回到案台前,写下一封书信,执笔时,断断续续犹犹豫豫,忍耐了很长时间才写下寥寥数字,将它折好,与千墨星剑绑在一起,送到小将身前,对他郑重说道:

“快马加鞭,能有多快赶多块,将此信送到太原城,陆远陆将军手中。”

小将会意,点头说道:“此事因末将而起,末将定然竭尽所能。”

正要转身出去之事,郭子仪疑虑片刻,突然想到什么,令他等等,而后走到台案后,继续执笔,洋洋洒洒写下密密麻麻的一段字迹,没有半分犹豫,将它塞到信封内,交到小将手上。

“时间短暂,也不知道他能学会多少,希望有所帮助罢,老夫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小将抱拳离去,目光坚定,势必跑死几匹马,累死自己,也要将信函与宝剑趁早送到太原。小将转身离去时,却不知郭子仪背靠营帐,左右望着洛阳与太原的方向数眼,摇头叹息,别夜未眠。

“也不知道,老夫这样做是对的么?这对苦命鸳鸯…”

只是造化万般弄人,郭子仪更不知道,在他营帐外,竟然躲藏着二道黑色身影,不曾发出声响让人察觉,却将郭子仪的话语悉数偷听了去。

李怀光皱紧眉头,十分无奈,握拳咬牙道:

“二妹怎生这般冲动啊,我见她每日与我们有说有笑,以为她心头释怀了呢。”

浑瑊面色阴晴不定,抱胸低语:

“你若是和她一般波澜起伏的身世,怕是早就上吊自杀了。况且,那个羯族胖子就在黄河那一头,换谁也想一试,我能理解二姐所为。”

李怀光急得满头是汗:

“三弟你最是足智多谋的,如今我们该怎样救她?”

浑瑊扫视了一片静谧沉睡的朔方军大营,眉宇间尽是令人生寒的冷光,若不是营中风言风语不绝于耳,二姐何至如此。只是如今说什么都无用了。

“陆远离着洛阳足有好几百里,都不知道赶得上么。我们不能等,走,现在就走,抄小路直奔洛阳。”

见浑瑊阴沉着脸,二话不说便跨马而去,李怀光略一犹豫,也便临阵脱逃,不管明日打仗,紧追而上了。

收复河东的战事,怕是与朔方三杰毫无干系了。

无人知晓,早在一个月前,方霖道法自然,化悲愤于泉海,太白相力已然大成。

这便是她刺杀安禄山的最大依仗,与自己师尊一般,来无影去无踪的大成太白相力。

曾经无数次期盼过自己内力大成,习得这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绝妙轻功,如今终于习成了,却觉得这人世间依旧万般苦寒,斗转星移的内力在手,却不是人世无敌,翻得过去的是无数关山,翻不过去的是轮回宿命。

再渡黄河,再临洛水,已是过去千余日夜,河南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洛阳故地,早已不见故友的身影,不知那坊市角落里的“霖暖酒铺”,光景还好么,是否早已荒凉破败,或者被叛军拆的四散凌乱,不知小酒铺子代替自己,历经战火沧桑,是否安然无恙。

只是方霖无心牵挂外物,只有在将要渡过黄河之时,勒马临岸,回望北方,留下了两注滚烫清泪。

“子迁,对不起,而今违背誓言的,却是我…”

马蹄疾行,踩着碎冰,溅起水花,穿过层层风雪,渡河而去。

一夜飘雪,第二日夜里,方霖终于抵达洛阳城下,一路驶来,良田多有枯槁,房屋多有倾颓,百姓人家半数皆空,有人烟者,也是闭门不出,心怀恐惧。不知是不是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将此处当做京兆府的缘故,河南的情形比起河北还算有个人样。

安禄山称帝几近一年,为防个人安危,将十万大军驻守此地,围得洛阳是水泄不通。护城河外一里皆有人以棚木扎营,环绕起一圈密集岗哨,方霖远远松了战马,放它归山林,而后换上一身乌黑衣裳,趁夜穿梭在岗哨之间,借大成太白相力之极速,躲过了无数眼线。

快到护城河下时,方霖躲在黑夜里,正在思索对策,是潜入洛阳内观望两日,伺机行动,还是出其不意,直击皇城。听闻安禄山身体欠安,双眼昏花,身上起疮,久居紫薇宫中,足不出户,且性格暴躁,对手下动辄打骂,将大小事务悉数交给旁人处理。

要不要趁他病,要他命呢,自己自西北而来跋涉,安禄山就在不远处的洛阳城西北紫薇宫里,隔着寸寸城墙,仿若能够听见大内的歌舞声了,还有高耸宫殿闪烁在黑夜中的灯火,想必那贼人此时就在其内享乐。

正当皱眉思索之际,身后却冷不丁地响起一声呼唤:“方霖。”声音平淡似水,直把她吓得心头狂跳,匕首差点握不稳,几乎掉在地上。转头望去,一人穿着毛皮大衣,悠载骑马,背靠黑暗,仿佛是从不远处的上阳宫里看见了自己一般。

昏暗火把打在那人脸上,是一张黝黑宽阔的圆脸,浓眉小眼,一嘴虬髯,不是那安禄山次子安庆绪又是谁,方霖从未想过会在此处遇见他,料想他今日已是燕国太子身份,位高权重,片刻吃惊后,便翻手为刀,脚下白光一闪,要去生擒此人。

方霖速度极快,黑夜中仿若闪出一只白貂,片刻之间按住他的马鞍,将匕首指在咽喉一寸处。安庆绪吃了一惊,眼中闪过一瞬精光,却没有惊慌神色,竟是对她笑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