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 第65章 三更合一

第65章 三更合一(2/2)

目录

两边一配合,这救人就更快了。

虽然康熙也耳闻过此事,又因为他下旨,邻里之间帮助救人会得到奖赏,所以救人的自然会积极而且不少。

但是亲眼所见,他才发现主动救人的百姓比预料中还要多,这救出的人也就更多了。

顾凝宸就指着表格道:“皇上,这里面列举了东西南北四块比较严重的地方。救的人数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起初几队人配合,一天只能救下两三个人,如今这小半天已经救下三四个人了。”

起初救人并不熟练,找人费的时间长,而且救的人也没那么多,于是就慢了一点。

如今是人多力量大,找人更快了,救人的人手多,也救的更多,就有更多被压着的人救了起来。

顾凝宸又拿出另外一张表格道:“除了普通百姓之外,药铺的大夫都出来帮忙救治伤者,活下的人就更多了。粮食和药材都很快到了地方,救下的人就更多,这都是皇上足够当机立断。”

要是康熙不在乎这些人命,像前朝那些昏庸的皇帝,只写罪己诏,意思意思表达一下,让人直接去收尸就足够了。

救活人比收尸费的人力物力更多,很多帝王认为吃力不讨好,也没必要浪费国库的金钱,索性就放弃了。

但是康熙没放弃,还在黄金时间内迅速布置好一切,动员所有能动员的人去救命。

这些他没有对外让人到处宣扬,但是被救的人,救人的人,他们心里都很清楚。

哪怕百姓互相帮忙,没有工具,没有人指点,可能没法救人,反而害人。

没把人救出来,还可能里面崩塌了,把人埋得更深,甚至直接活埋了。

如今有条不紊救人,又快又能把人救出来,粮食不缺,众人不必饿着肚子救人。

药材、药丸和伤药也不缺,被救上来的人也不必听天由命。

如今还有大夫参与进来,被救下的人就更多了。

要不是康熙坚定要救人,其他人也不会被打动,主动加入救人的队伍之中。

如果上位者冷漠,下位者只会更加冷血,因为自身难保。

顾凝宸缓缓低下头来,贴着康熙的额头。

他慢慢闭上眼,嘴角微微一弯:“爱妃这话夸得朕都快要脸红了。”

顾凝宸故意伸手摸了摸康熙的脸颊,好奇道:“皇上,说好的脸红呢,怎么还没红?”

康熙抓住她捣乱的小手,窝在掌心里。

顾凝宸顺势坐在他身边,一手扶着康熙的脑袋靠在自己的肩膀上:“皇上忙了很久也该累了,可以靠着我眯一会儿眼歇一歇。”

大部分的数据她已经做好了,余下那些让陈女官和王谈来就足够处置好。

顾凝宸看了屏风侧边的李德全一眼,后者会意退到门边,又示意两个太监守在周围,别让人发出很大的响声来惊扰皇上了。

康熙起初枕在顾凝宸的肩膀,感觉她果真瘦削,这肩膀有些单薄。

他还担心自己压一会儿,会不会把顾凝宸压疼了。

不过康熙也真的累了,他亦是血肉之躯,一天一夜没休息没合眼,确实疲倦。

顾凝宸估计也明白,让康熙直接上榻睡觉,他也不能安心睡,倒不如这样眯一会眼,养一养神。

康熙鼻尖下全是顾凝宸身上熟悉的气息,闭上眼竟然忍不住睡过去了。

等醒来的时候,他难得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自己竟然真的睡着了?

顾凝宸的肩膀很稳,依旧一动不动,估计很长时间都不敢动,免得惊醒了康熙。

他恍惚觉得,顾凝宸的肩膀是瘦削单薄,却跟她的人一样,沉稳坚强,牢牢支撑着自己。

康熙在之前地动的一刹那,确实忍不住扪心自问,是不是自己这个皇帝做得不够好,才会让京城发生那么大的灾难?

但是顾凝宸也坚定地告诉自己,他这个皇帝做得很好,这个地动只是地块在动,不过是地龙在翻身,跟他毫无关系。

反而康熙处理灾难做得很好,足够果断英明,在天灾下救了很多人。

她夸的时候也不是只用漂亮的辞藻来哄人,而是真的拿出表格,用数据做依托,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这样夸赞人的方式,康熙是第一次听,上面一个个具体的数字,却又那么实实在在的让人安心。

康熙感觉自己睡了很久,疲倦都彻底褪去,整个人精神奕奕了起来。

他贪恋了一会这个温暖又单薄的肩膀,慢慢就坐起身来:“朕睡多久了?压着你了吧?”

顾凝宸伸手捏了捏肩膀,已经压麻了,毫无感觉,索性就没动,笑着道:“皇上睡得不久,还不到半个时辰,不多睡一会儿吗?”

“不用,朕睡得很好,从来没有的好。”康熙看出她僵硬着身体,估计半边身体一直不动,都被压麻了,伸手捏了捏,感觉到掌心下的坚硬。

他无奈道:“要是难受,你就该叫醒朕才是。”

顾凝宸哪里舍得,康熙好不容易睡着,还在自己的肩膀,就着这么不舒服的姿势都睡着了,足见他真的很累了。

她巴不得康熙能多睡一会儿,就笑着摇头道:“没事,看见皇上睡得好,我就放心了。”

康熙的精神头确实比之前好了很多,目光炯炯,之前的疲惫似是一扫而空。

他给顾凝宸捏了捏,感觉缓和了一些:“等会让宫女给你再捏一下,朕记得太医院有推拿的药油,回头让人送过来。”

顾凝宸笑着点头道:“好,皇上去忙吧,我叫金桂进来就好。”

康熙知道她素来贴心,又交代道:“你帮着已经把大部分的数据都弄好了,剩下的就让王谈来,别是他这个户部尚书什么都不做,反倒叫你累着了。”

之前数据太多,又急着统计好,给各处送粮食和送药,如今基本上最初艰难慌乱的时候过去了,后边让王谈接手也不是什么难事。

顾凝宸乖巧应下,她也就是来救个急,帮康熙处置这些繁乱的数据,免得加重他的负担。

既然已经过了最开始乱糟糟的时候,后边的事她确实没必要继续插手。

康熙看顾凝宸缓了过来,眉眼都舒开了一些,这才起身出去跟大臣继续议事。

金桂和清霞带着御医送的药油过来,回去陈女官之前休息的蒙古包里面,她们才解开顾凝宸的衣裙给她的肩膀推了推。

顾凝宸刚开始有点疼,慢慢有点酸酸疼疼,很快就只有伸展开的舒畅。

她趴着都有点昏昏欲睡,最后直接睡过去了。

毕竟那么庞大的数据集中起来统计,虽然她以前是做习惯了,但是高度集中精神心算那么久,还是很累人的。

加上昨夜没睡好,顾凝宸愣是睡了足足一个时辰才醒来。

肩膀也舒服了,她坐起身穿戴好,就准备回去。

刚要出去,就见一个小太监在门口送了信笺来,说是王谈让人送来的。

顾凝宸打开一看,却是索绰罗托王夫人帮忙写的信笺,上面写着拖尔弼没有大碍,只稍微有点头晕,被她按着卧榻歇息。

御医特地过府把脉,也道拖尔弼卧榻静养几天就能起来走动一二。

拖尔弼昨夜安置在宫里,担心他有没受内伤,早上看着没什么事才敢挪动,王谈亲自用马车送人回去。

索绰罗都快吓死了,幸好拖尔弼没什么事。

王夫人更是满心感激,都要给拖尔弼跪下了,好在被索绰罗赶紧扶住。

两位夫人眼红红的,都庆幸自家夫君都好好的。

要不是拖尔弼帮着挡了一下,柱子就要直接砸中王谈,只怕凶多吉少。

索绰罗也担心宫里的女儿,听闻她没事,还大展神威抱着四阿哥冲出重华宫,心里又是佩服又是无奈。

这会儿顾凝宸肯定腰酸背痛胳膊疼,不过她当时要不是亲自抱着四阿哥冲出来,只怕这会儿就要后怕的。

那柱子挨着拖尔弼的额头擦过去,砸中了一点,并不严重,却头破血流的样子,看着很是吓人。

索绰罗怕女儿担心,一大早就请王夫人帮忙写信,再托王谈送进宫里来给顾凝宸。

她在信笺里不止说了拖尔弼的伤势,还道他早上醒来就嚷嚷着饿,吃了一碗粥后还想要,被拦下了,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

他喝药的时候还嫌弃太苦了,要蜜饯,一颗不够还要两颗。

顾凝宸看得嘴角一翘,明白拖尔弼这样插诨打科是想逗笑索绰罗,让她别那么担心。

索绰罗心里也明白,所以写在信笺里,也逗乐一下女儿,让她能松快松快,别太担心拖尔弼了。

他都有力气逗笑人了,自然没有什么大碍。

顾凝宸这才彻底放心下来,又对金桂惋惜道:“可惜重华宫塌掉了,也不能进去把之前的蜜饯拿出来,给阿玛送过去。”

一颗两颗不够,她给拖尔弼送一盒子去!

康熙刚进来就听见顾凝宸的话,不由笑道:“这有何难,御膳房如今不至于连个蜜饯都凑不出来。就说是朕的意思,给拖尔弼那边送上一盒子,要是不够就送两盒蜜饯过去!”

顾凝宸赶紧拦下道:“皇上,我也就说说,很不必如此。”

宫里忙乱着呢,没必要这时候还另外派人送蜜饯去给拖尔弼。

康熙知道顾凝宸的顾忌,拍了拍她的手背道:“拖尔弼受伤,朕也是担心,如今听说他并无大碍,之前又救下王谈,赏赐还得缓缓才行,送蜜饯过去,也算是朕的一份心意。”

要不是拖尔弼出手,他就要失去王谈这个左膀右臂了。

只送一盒两盒蜜饯算什么,也不必费很多人手的事,谁见了也挑不出毛病来。

顾凝宸看拦不住,只好作罢。

她想到拖尔弼收到康熙派人送去的蜜饯,那表情一定很有意思。

顾凝宸小声让康熙派人过去的时候,记得让个机灵的太监过去,好把拖尔弼当时的表情记下来,回宫给她说一说。

康熙一听就明白,笑着应下,让李德全挑了个记性不错又嘴皮子厉害的伶俐太监去送蜜饯。

拖尔弼的表情果然五彩纷呈,小太监回来后说得绘声绘色。

“得知是皇上特意让人送来的赏赐,大人不好起身,夫人就过来谢恩接过,然后送到大人跟前。”

“大人被扶着坐起身,满脸激动,双手颤抖着接过锦盒慢慢打开,看见一锦盒的蜜饯,先是瞪大了眼,满是不可置信。”

“接着露出又哭又笑的表情来,很快合上锦盒,一本正经说会好好用这些蜜饯,感谢皇上的关心。”

小太监说完就下去了,顾凝宸抿着唇有点不厚道差点笑出声来。

拖尔弼这个阿玛真有趣,他一看蜜饯,就明白索绰罗把自己逗笑的话写在信笺里告诉了顾凝宸。

顾凝宸知道了,康熙只怕也知道了,才会送这么一盒子蜜饯来。

拖尔弼能怎么办,只好笑纳了,含泪吃掉这一锦盒的蜜饯。

这是皇上和自家女儿的心意,他无论如何都会吃完的。

虽然送蜜饯来的小太监说拖尔弼吃完了,后边还能继续送,这就大可不必了。

等拖尔弼渐渐能下榻走动一二的时候,京城内搜救也差不多结束了。

七天下来,被压在下头活着的都救上来了。

哪怕是尸身,也被人挖出来集中安置在空旷的京郊,用白布盖着,只等亲属之后过来认领。

顺天府已经开始统计各处房屋损毁的情况,完全毁掉的,以防二次崩塌,就要全部拆掉。

半毁掉的,如果根基已经坏了,也得拆。

小部分损坏,只要修缮就能住人的,再三检查过根基没问题才行,免得以后塌下来就麻烦了。

不用救人,差役和小吏也能腾出手来做登记,给户部减轻了不少工作。

康熙下命,如果亲属朋友领走尸身去安葬,可去顺天府领一笔丧葬费。

虽然不多,但是买一口薄棺葬下还是足够的。

这钱给的不多不少刚刚好,也是怕有人冒领尸身,然后冒领这个钱,却没把尸身好好安葬,随意扔在哪里。

如今已是初夏,尸身如果没有好好处置,很容易惹来蚊虫,甚至腐败后污染水源,引来疫病就不好了。

这个安葬费不多,而且到官府领钱也需要登记。

姓甚名谁,跟带走的尸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有没有第三个人作证等等,都避免有人冒领或者错领。

几个小吏还在门口贴了告示,不识字的百姓也会反复告诉他们如何登记,如何领回亲人的尸身。

如果家里只剩下老弱妇孺,推不动尸身,差役还能帮忙推车送回家去。

差役实在腾不出手来,同村的老乡也能帮忙一二。

很快尸身就认领得差不多,余下没人认领的,官府也会出钱给他们安葬好,免得他们曝尸荒野。

安葬费又是一大笔钱出去,王谈看着账单,愁得头发都要掉了。

偏偏这还是不能不给的支出,后续还得帮着百姓重建住宅,总不能让他们一直在棚子里暂住。

如今还是夏天,在外头住着还好。

等入秋了,甚至入冬的时候就太冷了,人在外头容易冻着,如今得了伤寒是相当致命的。

别是好不容易从大地震里逃生,最后还死在风寒里面,那就太冤了。

重建住宅又是一大笔钱,王谈感觉这样下去,国库再厉害都要撑不住的。

顾凝宸倒是给康熙出了个主意:“皇上,南边这次受灾不严重,何不动员乡绅给百姓做点善事?事成之后,也能刻在路边的石碑上,成为后人楷模。”

也就是鼓励乡绅出钱给百姓重建家园,然后康熙就不必出这笔钱,只需要把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

乡绅出了钱,得来了名声和面子。

康熙完全不需要出钱,只给了一块石碑让人刻名字而已,简直是无本买卖!

不过顾凝宸提出后也有些忐忑,毕竟她一个现代人,其实对荣誉这个没有古人那么注重,要是康熙觉得这个办法不妥当呢?

哪怕如此,她还是先说出来,看看对康熙有没用处。

康熙看见顾凝宸忐忑的小眼神,不由笑着道:“这个法子不错,名字刻在石碑上,以前也是有的,只是有限制了高度。”

石碑太高是不行的,如果矮一点,宽一点,倒是可以。

放在路边,人人经过的时候都能看见,后边再写明这是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的事迹那就更好了。

让人一目了然,一看就明白这些人为何被刻在石碑上。

估计这主意一出,那些乡绅巴不得将所有财产都捐出来,只求在石碑上能有一个位置!

康熙对着顾凝宸眨眨眼道:“按照捐钱的多少来放,到底有些不好,不如就按照先后顺序。谁第一个来,必然要放在最上头。”

顾凝宸松口气,看来这个法子,他接受度良好。

就是说腹黑还是康熙才够黑,估计里边外边都是黑的。

按照顺序来,那后边哪怕捐得再多,都不可能排到前头去。

这不逼着那些乡绅抱着家产第一时间冲过来,生怕慢一步就落在人后了?

别人可不知道是按照前后顺序,只以为是捐的多少来排序,能排在前面,怎么都比在后头的更显眼一些!

目录
返回顶部